作者: admin

  • 100开头的IP地址:是公网还是内网?

    你是否留意过自家路由器的WAN口IP地址?最近,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自己的IP地址是以“100”开头。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使用的都是内网IP呢?

    答案并非如此简单。许多人误以为所有以“100”开头的IP地址都是内网IP,但实际上,我们熟悉的内网IP地址仍然是以下三组:

    • 10.0.0.0/8
    • 172.16.0.0/12
    • 192.168.0.0/16

    那么,这些“100”开头的IP地址究竟是什么来头?

    “100”开头的IP地址:共享地址的秘密

    准确地说,这些IP地址属于 100.64.0.0 – 100.127.255.255 这个范围,根据 RFC 6598 的定义,它们并非私有地址,而是保留的共享地址,专门供网络服务提供商用于 NAT(网络地址转换)。

    简单来说,这些地址就像运营商内部的“VIP通道”,专门用于连接用户和真正的互联网。当你使用“100”开头的IP地址上网时,你的数据实际上需要经过运营商的NAT设备进行一次“中转”,才能最终到达目标服务器。

    共享地址带来的影响:速度与安全

    那么,使用这种共享地址上网会带来哪些影响呢?

    首先,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网速。由于数据需要经过额外的NAT转换,因此访问速度相比直接使用公网IP会慢一些,尤其是在进行下载、游戏等对网络速度要求较高的活动时,这种差异会更加明显。

    当然,这种速度差异一般情况下并不明显,毕竟运营商的NAT设备性能强大,转换速度非常快。

    其次,使用共享地址还会影响到网络安全。由于你的设备没有直接暴露在公网上,因此黑客直接攻击你的设备会更加困难,相当于多了一层防护。

    共享地址的未来:IPv6时代即将到来

    运营商之所以采用这种共享地址的方式,主要原因还是 IPv4 地址资源的枯竭。为了在有限的IP地址资源下尽可能多地接入用户,NAT技术成为了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    然而,随着 IPv6 协议的普及,这种共享地址的方式也将成为历史。在 IPv6 时代,每个设备都将拥有独立的IP地址,无需再进行NAT转换,网络速度和安全性都将得到极大提升。

    总结

    总而言之,“100”开头的IP地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内网IP,而是运营商为了缓解IPv4地址短缺而采取的临时措施。虽然它会对网络速度和访问方式造成一定影响,但总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随着IPv6的普及,我们将彻底告别共享地址,迎来更加快速、安全的网络时代!

    参考文献:

    • RFC 6598 – IANA-Reserved Private Address Space
    • RFC 1918 – Address Allocation for Private Internets
  • OLED屏幕频闪:揭开真相的科普

  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时间的增加,人们对于手机屏幕对眼睛的影响越来越关注。其中,OLED屏幕频闪问题备受争议。频闪是否真的会伤害眼睛?本文将通过解析参考文献《(高清正版)IEEE Std 1789-2015》以及其他相关资料,揭示OLED屏幕频闪问题的真相。

    什么是频闪?

    频闪是指OLED屏幕通过不断的“亮”和“灭”交替来实现调光的过程。这种频闪一般是肉眼无法察觉的,因为人眼对于80Hz以上的频闪很难察觉到。然而,即使肉眼无法察觉,频闪仍会刺激视神经并导致眼疲劳。频闪问题并不仅存在于手机屏幕上,许多商店的灯光以及其他光源也存在频闪现象。

    频闪的影响

    长时间盯着频闪屏幕可能导致眼疲劳、视力下降、注意力分散甚至偏头痛等不适感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频闪并非只存在于手机屏幕上,而是在各种光源中都可能存在。手机屏幕对频闪的要求更为严格,因为人们通常会长时间近距离地盯着手机屏幕,尤其是在晚上。

    频闪评估标准

    IEEE《Std1789-2015》提供了对频闪问题的评估标准。根据该标准,频闪频率高于3125Hz被认为是完全无风险的,而1250Hz到3125Hz之间是低风险范围。因此,只要频闪频率超过1250Hz,就属于低风险。

    波动深度的重要性

    除了频闪频率,波动深度也是评估频闪问题的重要因素。波动深度指的是屏幕亮度的变化幅度,波动深度越大,频闪对眼睛的刺激就越强。IEEE标准规定,波动深度的上限值等于频闪频率乘以0.08%。

    频闪风险的判断

    结合频闪频率和波动深度,可以对频闪风险进行评估。例如,iPhone12系列在50%亮度下的波动深度为83.8%,属于高风险范围。然而,仅凭频闪和波动深度无法全面评估风险程度,还需要结合实际拍摄图像来判断。有些手机在低亮度下可能频闪严重,但在拍摄照片时并没有明显的频闪现象,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风险较低。

    解决频闪问题的方法

    针对频闪问题,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:

    1. 选择LCD屏幕手机:LCD屏幕的蓝光辐射相对较低。
    2. 选择高频PWM调光手机:某些手机采用高频PWM调光,频闪风险较低。
    3. 开启深色模式:频闪主要在显示白色时较为明显,开启深色模式可以减少亮度的波动。
    4. 注意环境光线:在环境光较暗的情况下,尽量避免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,因为此时手机作为唯一光源,频闪的危害会更大。最好保持一定的照明光源。
    5. 开启类DC调光功能:一些手机采用类DC调光技术,通过软件算法减轻频闪强度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类DC调光可能会对色彩准确性、亮度稳定性等产生影响,因此厂商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了限制。

    频闪问题的综合评估

    对于频闪问题,无法简单地以频闪频率或波动深度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。综合考虑频闪频率、波动深度、实拍图像以及闪烁指数等因素才能全面评估风险程度。不同手机在不同亮度下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,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判断频闪问题的严重程度。

    结论

    OLED屏幕的频闪问题确实存在,而评估频闪风险需要综合考虑频闪频率、波动深度、实拍图像等因素。虽然一些解决办法可以减轻频闪的影响,但长时间使用任何屏幕对眼睛和身体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。因此,我们应该适度使用手机,并注意保护眼睛的健康。

    在面对OLED屏幕频闪问题时,敏感人群需要格外关注自己的视力反应。尽量避免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OLED屏幕,因为这可能加深频闪的危害。同时,尽量避免让儿童使用OLED屏幕,因为他们的眼睛更为娇嫩,对频闪的敏感程度可能更高。

    对于普通人群,虽然频闪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,但目前尚无权威机构给出明确结论。因此,我们应该保持警惕,并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。最重要的是,适度使用手机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,保护眼睛的健康。

    参考文献:

人生梦想 -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.com 🐾 步子哥の博客 🐾 背多分论坛 🐾 借一步网 沪ICP备202405257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