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 经济

  • EDU邮箱在国内滥用现象解析

    在中国,EDU邮箱(教育邮箱)通常是为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的专用电子邮件服务。由于EDU邮箱可以享受大多数软件和硬件的学生优惠,因此成为了许多人追逐的对象。然而,这也导致了一些滥用现象的出现。本文将详细讨论EDU邮箱的使用与滥用情况,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。

    EDU邮箱的主要用途

    EDU邮箱的主要用途在于获取各种教育优惠。这些优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:

    1. 学生版软件优惠

    不少软件公司会为持有EDU邮箱的用户提供学生版软件的优惠或免费使用,例如:

    • Autodesk:提供AutoCAD、3ds Max、Maya等软件的免费教育版。
    • JetBrains:提供IntelliJ IDEA、PyCharm等开发工具的免费教育版。
    • Microsoft:通过Microsoft Imagine(现称Azure for Students)提供Azure服务和Visual Studio等软件的免费使用。

    2. 硬件购买优惠

    持有EDU邮箱的用户可以在购买硬件时享受教育优惠:

    • 苹果教育商店:提供MacBook、iPad等产品的教育优惠价格。
    • 微软教育商城:提供Surface设备和其他微软硬件的折扣。

    3. 云服务和开发者工具

    EDU邮箱还可以用于申请一些云服务和开发者工具的优惠或免费使用:

    • GitHub学生包:提供GitHub Pro、DigitalOcean、Namecheap等多项服务的优惠。
    • Google Drive:部分国外大学EDU邮箱可以享受Google Drive的无限容量。

    EDU邮箱的滥用现象

    尽管EDU邮箱的初衷是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便利和优惠,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出现了一些滥用现象。

    1. 非学生身份使用

    一些非学生身份的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EDU邮箱,用于申请学生优惠。这种滥用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服务的使用条款,还可能导致优惠政策的调整或取消。例如,有人通过淘宝购买EDU邮箱来获取软件或硬件的教育优惠。

    2. 账号买卖

    在一些交易平台上,EDU邮箱成为了一种商品,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。这种买卖行为不仅破坏了教育优惠的公平性,还有可能导致账户信息泄露和安全问题。例如,某用户在知乎上提到,国内一些高校的EDU邮箱在淘宝上大量出售。

    3. 过度滥用导致封禁

    由于滥用现象的普遍存在,一些服务提供商开始严格审核EDU邮箱的使用资格,并采取封禁措施。例如,部分用户在申请JetBrains的学生认证时被拒,原因是他们的EDU邮箱被怀疑存在滥用行为。

    结语

    EDU邮箱为在校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许多便利和优惠,但滥用现象的存在破坏了这一初衷。作为用户,我们应当遵守相关规定,合理合法地使用EDU邮箱,享受其带来的优惠和便利。同时,相关机构和企业也应加强审核和管理,以维护教育优惠的公平性和有效性。

    参考文献

    1. EDU教育邮箱有这么多学生福利,你确定不搞一个?-CSDN博客
    2. edu邮箱官方购买渠道手把手选购指南记录_国内edu邮箱-CSDN博客
    3. EDU邮箱 – 知乎
  • 美国软件股大崩盘的启示:至少在现阶段,AI对软件是替代、而非增益!


    AI投资狂潮主要催生了芯片制造和云计算需求,而软件企业距离从中获利仍有一段距离。在人工智能热潮的强劲推动下,科技行业当前正上演着前所未有的剧烈洗牌。本周软件和企业科技公司的财报就暴露出这一转折期的阵痛——业绩普遍疲软,前景飘忽不定。

    软件公司距离从AI热潮获利仍有一段距离

    分析人士指出,目前AI投资狂潮主要催生了芯片制造和云计算需求,而软件企业距离从中获利仍有一段距离。

    彭博智库高级分析师 Anurag Rana 表示,除微软外,目前很少软件公司的收入有所提振,资金主要流向了英伟达等芯片巨头以及云计算平台。

    大多数公司都没有专门的AI预算,所以他们只能从非AI预算中挪用资金。他们仍在购买英伟达芯片和戴尔服务器,但不会签订大额软件合同。软件行业最终将从AI中获益,但要建立起来可能需要数年时间,今年下半年的业绩改善已经无望实现。

    曾经作为行业明星的 Salesforce 本周四绩后股价大跌近20%,创2004年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。业绩不佳固然是导火索,但公司高管的表态更彰显出软件企业面临的窘境。

    Salesforce CEO 贝尼奥夫直言,过往疫情催生的“虚假繁荣”正在消退。当年为适应远程办公需求而大量采购的软硬件,如今亟需进行整合和理顺。

    他认为:

    每家企业软件公司都在疫后进行了调整,最近发布财报公司基本上都在以不同方式重复同样的话。

    除了 Salesforce,Okta、MongoDB、UiPath 等公司也在最新财报中下调了全年收入预期。Okta 直指宏观经济环境成为拖累,影响了新客户的获取及现有客户的购买扩展。

    而在 Veeva 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CEO 甚至将通用 AI 列为客户”优先权重新分配”的一大原因。类似的景象几乎笼罩了整个软件和企业科技行业。

    宏观环境低迷 企业主要资金流向硬件升级

    另一个潜在阻力则是宏观经济的持续低迷。在本周公布的最新 PCE 物价指数数据显示,通胀水平微高于预期,美联储也维持利率在23年高位不变。在这种环境下,企业对于签订长期软件订单的热情自然会大打折扣。

    UiPath 创始人 Daniel Dines 指出,UiPath 在3月下旬和4月份遭遇了严重业务放缓,部分原因就是当前经济状况乏力,客户对包年合同需求大幅降温,转而青睐短期订单。

    戴尔财报也显示,由于更多低利润的 AI 服务器订单涌入,全年毛利率料将下滑 150 个基点。这一点也从侧面说明了软件需求疲软、企业预算多转向硬件的局面。

    在 AI 火热的发展背后,科技行业正加速分化重组。芯片、云计算等直接相关领域获利最大,而软件企业则承受了较大冲击,不得不通过收缩支出、放缓扩张甚至裁员来应对。

    例如 SentinelOne CEO 就直言,企业的采购习惯和软件评估标准都在发生变化。这种动能切换对于整个软件行业来说都是个重大考验。一旦脱离 AI 趋势而错失良机,后果可能是被行业洗牌甩在后面。

    不过,也有分析人士认为,目前软件股的大幅回调恰恰为投资者提供了良机。伯恩斯坦分析师认为,像 ServiceNow 这样获利确定性较高的头部公司在估值修复后反而更具投资价值。

人生梦想 -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.com 🐾 步子哥の博客 🐾 背多分论坛 🐾 借一步网
Page Stats: PV: 206 | UV: 179
Last updated: 2025-05-01 11:37:22